【论语】高考必背论语十则详解与分析。
一梦半生 •
1 个回复 •
2020年09月25日
高考必背论语十则分析与讲解,论语论语读后感悟。
第一到第十则均为语录体。总共三类:学习方法,学习态度,个人修养。如果您想查看带翻译的全篇电子书,请查看 [论语电子书](https://niread.cn/courses/1)
### 第一则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(yùn),不亦君子乎?(学而篇)
原文解释为`孔子说:“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,不也是很愉快吗?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也是很快乐吗?人家不了解我,我也不生气,不也是品德上有修养的人吗?”`
字词解释:
- 子:先生,指孔子。
- 曰:说
- 学:孔子在这里所讲的“学”,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、乐、书等传统文化典籍。
- 时习:按时地去复习。在周秦时代,“时”字用作副词,意为“在一定的时候”或者“在适当的时候”。但朱熹在《论语集注》一书中把“时”解释为“时常”。“习”,指演习礼、乐;复习诗、书。也含有温习、实习、练习的意思。
- 说:通假字,音yuè,实意“悦”的古体字,愉快的意思。
- 朋: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:同门(师)为朋,同志为友。
- 乐:与说有所区别。旧注说,悦在内心,乐则见于外。
- 人不知:此句不完整,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。缺少宾语。一般而言,知,是了解的意思。人不知,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。
- 愠:生气,发怒。
- 君子:道德上有修养的人。
### 第二则: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(为政篇)
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,要不断复习;也说复习旧的知识,可以能更好地认识现在。
解释为孔子说:`“温习学过的知识,可以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,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做老师了。”`
字词解释:
- 温:温习
- 故:旧的知识(形容词用作名词)。
- 而:连词,表顺承,就
- 知:领悟。
- 可:可以。
- 以:凭借。
- 为:作为。
### 第三则: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。(为政篇)
学习态度,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,阐明了“学”与“思”的辩证关系。认为二者不可偏废。
解释为`孔子说:“只学习却不思考,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,只是思考而不学习,就会疑惑而无所得。”`
字词解释:
- 而:连词,表转折。
- 则:连词,相当于“就”、“便”。
- 罔(wng):通“惘”,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。
- 殆(dài):这里指有害。本意:危险。
### 第四则:由,诲女知之乎!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(zhì)也。(为政篇)
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,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。要有诚实、谦虚的态度,不要不懂装懂。
解释为`孔子说:“仲由啊,让为师教导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!知道就是知道,不知道就是不知道,这才是聪明的。”`
字词解释:
- 女:通假字“女”通“汝”,你。
- 知(zhì):通〝智〞本字指“是知(通“智”zhì)也”:通“智”聪明,智慧。
- 之:代孔子教的东西
- 诲:教,传授。
- 乎:语音助词。
- 由:仲由字(子路)(前542~前480)春秋时期鲁国卞(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)人,孔子得意门生,以政事见称。
### 第五则:孔文子何以谓之‘文’也?”子曰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‘文’也。
学习态度,学要善问,不要以向地位底下的人请教为耻。
解释为`子贡问道:“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‘文’的谥号呢?”孔子说:“他聪敏勤勉而好学,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,所以给他谥号叫‘文'。`”
字词解释:
- 何以:即`以何`,`以`是介词`凭`;`何`是宾语`什么`
- 敏: 聪敏
- 是以:介词,指`这件事`。
- 下问:问是动词`询问、咨询`;`下`方位名词作代词解`借指地位低下的人`。
### 第六则: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!
治学的方法与态度,
解释为`孔子说:“默默地记住(所学的知识),学习不觉得厌烦,教人不知道疲倦,对我而言又做到了哪些呢?”`
字词解释:
- 识:记住。
- 诲:教诲。
- 何有于我哉:“于我何有”的倒装句,对我而言又做到了哪些呢?
### 第七则: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(述而篇)
学习态度和个人修养,强调无论何时何地,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,同时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。
`孔子说:“几个人在一起行走,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,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,如果看到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有没有像他们一样的缺点,若有,要一起加以改正。”`
字词解释:
- 必有我师焉: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。
- 焉,兼词,相当于“于之”,即“在其中”的意思。
- 三:泛指多次;
- 之: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:代善者;
### 第八则: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学习方法和态度,要以学习为乐。解释为`孔子说:“懂得它的人,不如爱好它的人;爱好它的人,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。”`
本段理解:
孔子在这里没有具体指懂得什么,看来是泛指,包括学问、技艺等。有句话说:兴趣是最好的导师,大概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
### 第九则:子在川上,曰:“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”
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。解释为`孔子在河边感叹道;“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, 日夜不停。”`
### 第十则:吾尝终日不食,终夜不寝,以思,无益,不如学也。
学习方法,学与思要有机结合。解释为`孔子说:“我曾经整天不吃饭,彻夜不睡觉,去左思右想,结果没有什么进步,还不如去学习为好。”`
[《论语》](https://niread.cn/courses/1) 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方法、学习态度及修身做人的十条语录。这十则语录都是格言警句,每一则都表达了精深的道理,不仅内容丰富,而且文字也颇具特色,句式整齐,音调和谐,读起来相当流畅,富有感染力。
登录后评论
-
Admin 2022-05-18 14:30:06
当前暂无评价,快来发表您的观点吧...